鉑金(Platinum,簡稱Pt),是一種天然形成的白色貴重金屬。鉑金早在公元前700年就被人類發(fā)現(xiàn),在人類使用鉑金的2000多年歷史中,它一直被認為是貴的金屬之一。
在礦物分類中,鉑族元素礦物屬自然鉑亞族,包括銥、銠、鈀和鉑的自然元素礦物。鉑族元素礦物均為等軸晶系,單晶體極少見,偶爾呈立方體或八面體的細小晶粒產出。
鉑的用途是做化學反應的催化劑,這種催化劑通常是鉑黑。19世紀早期,化學家開始用鉑粉末對氫的點燃反應進行催化。鉑目前應用于汽車的催化轉換器,使廢氣中低濃度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能夠完全燃燒,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汽。在石油業(yè)中,鉑可以用來催化若干個不同的反應,特別是將石腦油催化重整為更高辛烷值的汽油。二氧化鉑(或稱亞當斯催化劑)是氫化反應的催化劑,特別用于生產植物油。鉑金屬可以很好地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為水和氧氣的反應。
鈀首飾
鈀這個貴金屬是2006年才單獨被制作為首飾的,以往都是在鉑首飾中作為摻合物,是貴金屬首飾家族中又一個新成員。市面上流行的鈀首飾主要有Pd950和Pd990。
①Pd950,要求鈀的含量不得低于950‰,可標識為Pd950或鈀950。
②Pd990,要求鈀的含量不得低于990‰,可標識為Pd990或鈀990。含鈀量不低于750‰和500‰的鈀首飾主要用于鑲嵌。不允許將鈀首飾稱作為“鈀白金首飾”、“鈀鉑金首飾”等含混名稱。另外,標準規(guī)定還要求,貴金屬首飾的重量要保留兩位小數(shù),單件重量在100克以內的飾品,其重量負偏差不得大于0.01克。
催化劑中的組分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組成。例如負載在含氯的γ-氧化鋁上的鉑-錸等雙(多)金屬重整催化劑。它們比前述僅含鉑的重整催化劑有更優(yōu)越的性能,在這類催化劑中,負載在載體上的多種金屬可形成二元或多元的金屬原子簇,使活性組分的有效分散度大大提高。金屬原子簇化合物的概念早是從絡合催化劑中來的,將其應用到固體金屬催化劑中,可以認為金屬表面也有幾個、幾十個或更多個金屬原子聚集成簇。70年代以來,根據(jù)這一概念,提出了金屬原子簇活性中心的模型,用來解釋一些反應的機理。在負載型和非負載型多金屬催化劑中,若金屬組分之間形成合金,稱為合金催化劑。研究和應用較多的是二元合金催化劑,如銅-鎳、銅-鈀、鈀-銀、鈀-金、鉑-金、鉑-銅、鉑-銠等。可以通過調整合金的組成來調節(jié)催化劑的活性。某些合金催化劑的表面和體相內的組成有著明顯的差異,如在鎳催化劑中加入少量銅后,由于銅在表面富集,使鎳催化劑原有表面構造發(fā)生變化,從而使乙烷加氫裂解活性迅速降低。合金催化劑在加氫、脫氫、氧化等方面均有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