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設計
技術設計的目的,是在已批準的技術任務書的基礎上,完成產品的主要計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設計。
1.完成設計過程中必須的試驗研究(新原理結構、材料元件工藝的功能或模具試驗),并寫出試驗研究大綱和研究試驗報告。
2.作出產品設計計算書(如對運動、剛度、強度、振動、熱變形、電路、液氣路、能量轉換、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計算、核算);
3.畫出產品總體尺寸圖、產品主要零部件圖,并校準;
4.運用價值工程,對產品中造價高的、結構復雜的、體積笨重的、數量多的主要零部件的結構、材質精度等選擇方案進行成本與功能關系的分析,并編制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5.繪出各種系統(tǒng)原理圖(如傳動、電氣、液氣路、聯(lián)鎖保護等系統(tǒng));
6.提出特殊元件、外購件、材料清單;
7.對技術任務書的某些內容進行審查和修正;
8.對產品進行可靠性、可維修性分析。
項目的前期溝通
前期溝通是項目立項的前提和資料輸入來源,必須和客戶就設計方向、設計內容、設計風格等進行深入地探討和溝通。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前期細致的工作才能保證日后項目的順利運行。
市場調查
市場調查是產品日后能與市場相融合的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只有抱著從零開始的態(tài)度,認真地分析市場上成功與失敗的案例,才能取長補短,做出既有新的創(chuàng)意又迎合市場的設計來。
產品策劃
產品分析,產品定位,產品決策,產品策劃是產品實現產業(yè)化的核心。無法實現產業(yè)化的設計,純粹廢品。
概念設計
此階段工作的核心是創(chuàng)意,設計公司將前一階段調查所得的信息資料進行分析總結,提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解決方案。提出概念,創(chuàng)意和設想,進行工作者環(huán)境,效率以及使用界面方面的調查,從而進一步完善改進創(chuàng)意
外觀設計
設計公司對其創(chuàng)意的可行性加以論證,并通過優(yōu)化,協(xié)調該產品在外觀、顏色、細節(jié)、特性以及功能等方面的復雜關系,從而使該創(chuàng)意更具可操作性。然后完成外觀模型以及概念設計原型的制作,后運用三維輔助設計完成具體的設計工作,制做出樣品
結構設計
結構設計就是通過3D軟件設計好產品的內部結構,并確定零件的材質、表面狀態(tài)、結構強度以及模具優(yōu)化等等工作,并確定生產中所需的規(guī)格和技術,測算材料和制造成本,配合好相關供應商進行下一步的生產工作。
電路設計
電子電路設計通常面對的是電路系統(tǒng)沒有標準化的比較簡單的電器設計,這類產品一般的用量不會特別大,但是如果能把電子電路設計做好做完善,那么對產品的實用性和產品價值方面就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了。
軟件設計
軟件設計主要指的是人機交互界面和產品控制軟件。而通常不包括增值類的軟件,例如:工具軟件,游戲等等。軟件設計在產品中的價值我們只需要對照NOKIA和APPLE的產品就能明顯的感覺出來,NOKIA的產品偏實用,而APPLE的產品有著無與倫比的娛樂性和人機交互體驗,而這些都跟龐大的軟件設計團隊有著直接的關系。
試產跟蹤
跟產的目的是在結構件的次試裝配中能更快速、更的發(fā)現并解決出現的問題,從而加快整個項目運行的速度,確定產品加工工藝。
市場反饋
無論做什么樣的工作,總結和分析永遠是有效而必須的。工業(yè)設計的反饋可以通過客戶的銷售部門和售后部門來獲取,也可以通過小范圍的市場調查來獲取,具體使用什么樣的方法則取決于項目的重要性,以及當時具體的情況。
感性工具設計要充分利用現代人機工學和美學的成果,科學地增加產品設計中感性因素。
(1)通過恰當的人與工具之間關系設計來體現產品的感性。如良好的工具把柄設計使對受壓不敏感的手掌和拇指與食指間的“虎口”處來承受力的沖擊,logo網指出,這樣可以避免因長時間使用工具而引起手指麻木與刺痛感,并減小了局部壓力強度;有些工具的握柄上做了指槽,這種固定了手指位置的指槽反而會影響操作的靈活性。“恰當”的人機工學設計不僅令人視覺舒適而且“手感好”。
(2)通過選擇合適的造型材料來增大產品的感性成份。在選擇材料制作產品與人直接接觸的部件時,不能僅以材料的強度、耐磨性等物理量來做評定,而且還應從所選材料與人情感關系的遠近作為尺度來評價。研究指出,與人類情感密切的材料是生物材料(如棉、木等),其次是自然材料(石、土、金屬、玻璃等),然后才是非自然材料如塑料材料。一般來說,與人類越接近的東西,越令人感到親切,更多一份感性因素。
(3)通過研究現代人的審美方式來表現產品的感性。產品之美可以體現產品的使用過程中由合理的人機關系而產生的內在美和由外觀形態(tài)產生的外在美。人的審美觀是在不斷地變化的,產品的外在美更是如此。“造型優(yōu)美”其豐富的內涵也包括了變化中的審美因素,比例與尺度、對比與均衡、韻律與節(jié)奏等美的規(guī)律都是人們在勞動中通過與產品視覺形象的和。諧化為審美因素。了解現代人不斷變化的審美觀有利于把握產品中的感性因素。
(4)通過對物的生命現象與形態(tài)關系的研究來探索產品感性產生的原因和表現的方法。物體的美感往往體現于該物體的形態(tài)是否富有生命力,物體形態(tài)的生命力實際上是物體本質的外泄形式。
產品設計是一個集藝術、文化、歷史、工程、材料、經濟等各學科知識的綜合產物。產品設計主要協(xié)調產品與人之間的關系,實現產品人機功能和人文美學品質的要求。包括人機工程、外觀造型設計等,并負責選擇技術種類,并協(xié)調產品內部各技術單元、產品與自然環(huán)境,產品技術與生產工藝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