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由導體、絕緣層、內護層、外護層等部分構成。其中導體是電流的通路,多為銅或鋁;絕緣層用于隔離導體,防止漏電,常見材料有聚氯乙烯、交聯(lián)聚乙烯等;內護層保護絕緣層不受外界因素破壞;外護層則起到增強電纜機械強度、防止腐蝕等作用。
型號表示
組成與順序:電線電纜的型號組成與順序通常為(1:類別、用途)(2:導體)(3:絕緣)(4:內護層)(5:結構特征)(6:外護層或派生)-(7:使用特征)。
常用代碼:用途代碼中,不標為電力電纜,K 表示控制纜,P 表示信號纜;導體材料代碼中,不標或標為 CU 表示銅,L 表示鋁;內護層代碼有 Q 表示鉛包,L 表示鋁包,H 表示橡套,V 表示聚氯乙烯護套等;外護層代碼 V 表示聚氯乙烯,Y 表示聚乙烯電力電纜;派生代碼 D 表示不滴流,P 表示干絕緣等;特殊產品代碼如 TH 表示濕熱帶,TA 表示干熱帶,ZR 表示阻燃,NH 表示耐火,WDZ 表示低煙無鹵、企業(yè)標準等。
應用領域
電力系統(tǒng):用于發(fā)電、輸電、配電等環(huán)節(jié),如架空裸電線、電力電纜、分支電纜等,實現(xiàn)電能的傳輸和分配。
信息傳輸:包括市話電纜、電視電纜、射頻電纜、光纖纜等,用于傳輸語音、圖像、數(shù)據(jù)等信息。
工業(yè)領域:在工廠、礦山、冶金、化工等行業(yè)中,用于各種電氣設備的連接和控制,如控制電纜、礦用電纜等。
交通運輸:如汽車、火車、飛機、船舶等交通工具上,用于電氣系統(tǒng)的連接和信號傳輸,如汽車電線、機車車輛用電纜、艦船用電纜等。
無損檢測法:利用超聲波、射線等無損檢測技術,對電纜內部結構進行掃描和分析。通過檢測電纜內部不同材質的反射波或吸收系數(shù)等信息,來判斷金屬部分的厚度、分布情況等,進而估算含金屬量。這種方法不會對電纜造成破壞,但需要專業(yè)的檢測設備和技術人員,且估算結果可能存在一定誤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