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雞以群山為伴,游食于山澗中,行食林中草,歸飲溪山泉,在無污染之地原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生長。 生長4-6個月,雄雞體重為2.5-3斤,雌雞體重2斤。因此,該雞味美肉佳,據有藥膳作用,保健功效,肉質細膩而精道。嶺蘆花雞,稱為柴雞,上上佳品。
公母雞全凈膛率為 71.21 %和 68.9 %。飼養(yǎng)管理該雞要求飼養(yǎng)條件不高,適合一般農戶散養(yǎng),但生產性能較低,若改用小群舍養(yǎng),配制符合營養(yǎng)標準的飼料,可提高產蛋量和蛋重。汶上蘆花雞遺傳性能穩(wěn)定,具有一致的羽色和體型特征。該雞體小,適應性強,具有良好的蛋用性能。但近十年來由于飼養(yǎng)量減少,雞群開始混雜,種質出現退化,產蛋性能良莠不齊。
今后應加強高產群體的選育,并引入良種蛋雞雜交,提高其早熟性。蛋重和產蛋量,以滿足群眾養(yǎng)雞的需要。
汶上蘆花雞屬于瘦肉型,皮薄,皮下脂肪少,吃著味道比較嫩滑,不膩嘴,而且蘆花雞蛋所含營養(yǎng)豐富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蛋白質,可以滋陰,養(yǎng)血安胎
塑料大棚雞舍
塑料大棚雞舍就是用塑料薄膜把雞舍的露天部分罩上,利用塑料薄膜的良好透光性和密閉性,將太陽能輻射和雞體自身散發(fā)的熱量保存下來,從而提高了棚舍內溫度。它能人為創(chuàng)造適應雞正常生長發(fā)育的小氣候,減少雞舍不合理的熱能消耗,降低雞的維持需要,從而使更多的養(yǎng)分供給生產。塑料大棚雞舍的建造,棚舍的左側、右側和后側為墻壁,前坡是用竹條、木桿或鋼筋做成的弧形拱架,外覆塑料薄膜,搭成三面為圍墻、一面為塑料薄膜的起脊式雞舍。墻壁建成夾層,可增強防寒、保溫能力,內徑在10 厘米左右,建墻所需的原料可以是土或磚、石。后坡可用油氈紙、稻草、秫秸、泥土等按常規(guī)建造,外面再鋪1 層稻殼等物。一般來講,雞舍的后墻高1 . 2~1 . 5 米,脊高為2 . 2~2 . 5 米,跨度為6 米,脊到后墻的垂直距離為4 米。塑料薄膜與地面、墻的接觸處,要用泥土壓實,防止賊風進入。在薄膜上每隔50 厘米,用繩將薄膜捆牢,防止大風將薄膜刮掉。棚舍內地面可用磚墊起30~40 厘米。棚舍的南部要設置排水溝,及時排出薄膜表面滴落的水。棚舍的北墻每隔3 米設置l 個1 米*0. 8 米的窗戶,在冬季時封嚴,夏季時逐漸打開。門應設在棚舍的東側,向外開。棚內還要設置照明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