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展廳是一項長期有效工程,一次建成、長久使用,存活時間至少在十年以上。這就要求設計師在做整體設計時,不能只看眼下流行什么樣的主題風格,應該用前瞻的眼光看待未來趨勢,設計能在較長時期內不落伍的布展方案。
那么黨建主題展廳未來設計趨勢是什么?可以從過去、現狀分析未來趨勢。
受限于科技水平和設計思維影響,最早期的黨建展廳就像一個文化宣傳室,主要職責是展示黨風黨紀,教育功能流于形式,實際應用要求不高。所以在布展設計上,類似于“擺攤式”布展,幾乎沒有設計成分;展示板塊大多是硬性分區(qū),過渡性內容很少,也沒有對應的背景渲染;展項設計大部分是“圖文展板+實物展出”的形式。
總體上看,早期的黨建展廳主要是為了宣傳而存在,內容灌輸性強,所以教育功能并不明顯。
根據功能及角色定位需求,在內容設計過程中,可以從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成果等節(jié)點性事物入手,配合交互型多媒體展項,策劃、制作有感染力的專題展區(qū)。通過各展區(qū)之間的相互配合,構建完整的校史展覽體系,縱向開展價值觀教育。
當然,縱深感主要是面向過去,有利于學校形象宣傳和校史研究。面向未來,尤其是科研方面的發(fā)展方向,還需要更多的橫向信息拓展,比如在建項目、發(fā)展戰(zhàn)略、階段性成果等內容。另外,校園精神文化方面也要做好內容擴充,比如介紹杰出校友時,配合講述其背后的奮斗故事,激勵學生燃起斗志向前看。
主題館設計還需考慮靈活性,比如根據目標市場的需求變化不斷創(chuàng)新產品與服務,才能盡可能地延長其生命周期。
此外,還要根據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在主題館設計中把握好產品的互動性和現代化、娛樂的創(chuàng)意性和多樣化、活動的參與性和個性化、游樂的刺激性和場景化、體驗的真實性和自然化、游樂的性和舒適化。
展館展廳設計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專業(yè)的設計團隊量身打造,以創(chuàng)新的智慧展廳設計理念,融合互聯網+思維,順應科技化趨勢,結合互動多媒體、數字影片、數字沙盤、虛擬現實等科技展項,打造了眾多兼具趣味性和科技性的互動創(chuàng)意體驗空間,是值得信賴的選擇。
博物館作為一個匯集、保藏、陳列和展示那些具有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的物品的博物館空間。它具有一定的教育、欣賞、研究教育意義。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與教育發(fā)展的需要,博物館越來越走進人們的心中,成為廣大群眾欣賞學習的重要場所。而博物館也成為不以謀利為目的的教育性場所,適當地為廣大群眾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