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五糧液集團全年實現銷售收入350.28億元,同比增長16.54%;實現利潤43.72億元,同比增長18.66%,成為四川省的工業(yè)企業(yè)之一。作為中國酒業(yè)大王,宜賓五糧液集團在通過數次成功跨越和戰(zhàn)略轉型后,堅持質量規(guī)模效益及多元化發(fā)展道路,不僅成為規(guī)模大、生態(tài)環(huán)境佳的白酒生產基地,而且在現代制造業(yè)、現代工業(yè)包裝、光電玻璃、現代物流、橡膠制品等產業(yè)多元化發(fā)展的道路上也建立起系列優(yōu)勢,從最初的手工作坊變?yōu)閾碛邢聦?個子集團公司、12個子公司,占地10平方公里,集團公司現有職工30000余人,科技開發(fā)和生產經營的建筑設施錯落有致地掩映在9平方公里的花園式廠區(qū)中。
商標的發(fā)展過程為上世紀60年代使用交杯牌、上世紀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使用紅旗牌、1972年—1980年使用長江大橋牌、80年代初期使用交杯牌、80年代后期使用優(yōu)質牌、90年代使用長城牌。本品商標為交杯牌,與八十年代初期交杯牌五糧液相比差異較大。體現瓶型、瓶身玻璃材質、瓶口、瓶蓋和封膜;首先采用細長頸,直型圓柱瓶身,瓶身玻璃因工藝原因微微泛黃,瓶口采用木質瓶塞輔以淡紫色塑料膜密封。
茅臺酒是中國大曲醬香型酒的鼻祖,被尊稱為“國酒”。它具有色清透明、醬香突出、醇香馥郁、幽雅細膩、入口柔綿、清冽甘爽、酒體醇厚豐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特點,人們把茅臺酒獨有的香味稱為“茅香”,是中國醬香型風格的典型。茅臺酒的釀制技術被稱作“千古一絕”。茅臺酒有不同于其它酒的整個生產工藝,生產周期7個月。蒸出的酒入庫貯存4年以上,再與貯存20年、10年、8年、5年、30年、40年的陳釀酒混合勾兌,經過化驗、品嘗,再裝瓶出廠銷售。
主要工藝流程及要求: (1)制曲:小麥經破碎,加入母曲和水制成曲胚,用稻草間隔入倉發(fā)酵40天后拆曲,貯存6個月后投入制酒生產。 (2)制酒: ①投料階段:重陽開始分2次投料,即下沙和造沙(沙指高粱)。下沙高粱經破碎后加熱水潤糧,次日加母糟蒸糧,下甑攤晾,之后加曲和尾酒拌勻堆積,達到工藝要求,入窖發(fā)酵30天后開窖取醅,再與造沙經破碎、潤糧后的高粱拌勻,從蒸糧開始重復上述工序。 ②餾酒階段:餾酒階段共有7個輪次,每個輪次均經攤晾、加曲、堆積、入窖和餾酒操作。 制酒過程共經歷9次蒸煮(餾),8次攤晾、加曲、堆積、入窖,7次取酒,一年一個生產周期。 (3)貯存勾兌:基酒(輪次酒)分醬香、醇甜香、窖底香3種典型體貯存于陶壇中,將不同輪次、不同典型體、不同酒度、不同酒齡的基酒進行勾兌,勾兌后貯存于陶壇。貯存勾兌工序至少歷經3年。 (4)包裝:勾兌后的酒經檢驗合格后,采用不透明容器包裝出廠。
